一:系統概述
在煤炭生產過程中,洗煤廠擔負著原煤的破碎、篩分、洗選、分級、分類存放等工作,是煤炭產品加工的重要場所。通過重介技術對原煤進行加工處理,經過破碎、篩分、洗選、分級得到商品煤和矸石,分類存放直至銷售,完成提升煤炭銷售價值的任務。
為了滿足生產工藝要求,根據可靠、實用、先進、合理的原則,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PLC)為主要控制元件的集中控制系統,以實現對全廠主要動力設備的的集中控制和設備運轉狀態的集中監視、設備故障自動處理和報警,以及全廠工藝參數的采集、動態顯示,同時作為主控機實現與重介質密度自動控制系統的信號聯絡及數據傳送。
二、系統組成
綜合自動化集成控制系統組成:
生產過程集中控制子系統
計算機監控系統和在線儀表檢測子系統調控子系統(入選煤量調控、介質密度調控、產品配煤調控等)
工業電視監視子系統
電力監控子系統
生產調度通訊子系統
信息綜合管理子系統


三、系統構架說明:
1、1生產過程集中控制子系統
對洗煤的主要工藝車間和設備實行數據采集、操控機顯示功能。由數據采集模塊、處理控制器、監控顯示操作站、通信網絡及網絡設備組成。
集控系統具有順煤流停車,順、逆煤流起車功能。過程控制劑的計量。故障的報警、急停,且保證在任何情況下不出現堆煤故障。
操作站可編程組態畫面有:
控制方式和流程選擇畫面
工藝設備流程圖
設備工況狀態顯示圖
數據及歷史數據顯示圖
故障報警一覽表
煤倉料位實時顯示圖
電力參數、灰分儀參數、皮帶秤數據
主要設備運行時間表(用戶可根據運行時間表,生成設備的檢修周期,合理安排檢修時間)

計算機監控系統
計算機監控系統由在線儀表檢測系統、調控系統組成。對生產工藝的入選煤量自動調控,對介質密度的自動調控,產品煤質的配煤自動調控等,實現了自動控制,精度高,減少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技術特點如下:
a、使用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實現了管理/控制、集控/調控的無縫集成。
b、主分站結構,系統配置簡化,性能價格比高。
c、信息量大,針對性強,不僅提高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可維護性。
d、調控精度高,如介質密度調控的波動值穩定在±0.005kg/L范圍內。
e、充分利用了多年積累的應用經驗,實現了系統集成、安裝調試的高效快速和控制系統的高可靠性,做到了少維護或免維護。

1.4、電力監控系統
對選煤廠各變電所、生產系統車間配電系統進行檢測和控制的電力監控系統。主要由以下設備組成:
帶有通訊接口的采集控制模塊、帶有通訊接口的多功能電力綜合儀表、開關量采集模塊、點流量采集模塊、模擬量采集模塊、繼電器控制輸出模塊、現場管理機、24V直流電源以及中央管理機組成。中央管理機是本系統的集中管理中心。一般安置在有人值班的總調度室。用于整個變配電系統的實時狀態顯示、參數統計、數據分析、歷史記錄、故障報警、控制、報表打印等。實現了遙測、遙控、遙信、遙調,并具有防越級跳閘功能。防止因局部故障引起的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發生。

1.5、調度通訊系統
主要完成生產的調度指揮和信息交換,可實現用戶熱線直連、多方遠程會議、分片調度、廠長電話及夜間服務值守。
由網絡、程序交換機、電話機、擴音終端、錄音及錄音設備組成。

1.6、信息綜合管理系統
對生產和管理的各類信息進行處理與管理,通過系統的數據庫,實現了各種報表的編制、歷史數據的查詢與打印、數據的雙向傳輸,互聯互通及重要信息的web發布。由服務器、交換機、工作站及千兆網和傳輸設備組成。
系統核心內容:
實用專用煤質分析軟件,對煤質和工藝數據進行分析,在保證產品的前提下,獲得最大回收率,提高企業的直接經濟效益。
正確的確定工藝數據和調控參數。
實現了選煤廠管理的現代化。
優化生產計劃和工藝參數。

